"Kevin哪,我tomorrow有个essay要due"——聊聊语码转换 | 语言学午餐
最近,很多读者要午餐君解释一下下面这张图——
这种说一门语言的时候夹带另外一门语言的现象,叫做语码转换 (code-switching)。对于这种现象,许多人都有点反感,觉得不好好说话是在装逼——以至于有朋友告诉午餐君,现在在朋友圈发状态已经会避免用一切英文了,因为害怕被说装逼。
今天午餐君就来聊聊,语码转换到底是不是装逼,以及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这个语言现象。今天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1. 语码转换有哪几种
2. 人们为什么需要语码转换
3. 语码转换与大脑
4. 如何合理使用+正确看待语码转换
语码转换有哪几种
语码转换有好多种。可以每个词都转一下,可以一句话转一下,也可以一段话转一下。
1. 双言现象 (Diglossia)
双言现象,是指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不同的语言。
比如一个孩子的父母是中国人,但是很早就移民加拿大了,这个孩子可能在家里和父母讲中文,在学校和同学讲英文。
这样的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语言的情况,并不属于语码转换。
2. 句间转换 (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
在一(小)句话结束之后转换语言,叫做句间转换。比如,“我很喜欢学英文,because English sounds beautiful.”
句间转换还包括一种反问转换,比如朋友甲问你什么时候交作业,你回答他,并向朋友乙确认,说:“我们是明天交作业,right?”
3. 句内转换 (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
句内转换,就是开头图片里的那种“我tomorrow有个essay要due”的转换,通常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换。
为什么要使用语码转换?
1. 对话导向
许多人进行语码转换,是为了让周围的人听懂,或者让周围的人听不懂。
其中一种情况,是将对话导出周围的环境。比如,一群同学在伦敦坐地铁,其中有两个是中国人,剩下都是英国人,大家正在愉快地用英文聊天。这时候,某站突然上来一个超级大帅哥/大美女,这两个中国人忍不住相视一笑,用中文说——好帅/好美!他们想发表某些看法,又怕被人听懂,很自然就会选择周围的人听不懂的语言,把自己和周围的人隔离。
伦敦地铁内景 来源:http://www.mateusz-buczko.net
另一种情况,是将对话导入周围的环境。比如,两位西班牙语专业的同学正在宇宙中心五道口的一家酒吧用中文聊天,这个时候来了一个西班牙人,坐到他们身边,和他们打招呼。这两位同学就会自然地将语言转换为西班牙语,让这位西班牙人能够参与到他们的对话中来。
五道口酒吧街夜晚的人们 来源:VISTA看天下
2. 身份认同
有的人使用语码转换,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种身份。
比如,有些外企的工作人员,哪怕是中国人之间,也常常互相称呼英文名字(比如Kevin),说话的时候也经常带上“schedule”、“group meeting”这样中英文意思完全相同的英文单词。这是因为,他们想要表达自己“在国际平台的公司工作”的这种身份。
再比如,有的英国的留学生对非英国留学生说到在伦敦坐地铁,可能会说:“我在伦敦坐tube”。这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英国留学生”——而非“美国留学生”——的身份认同。
这种身份的认同,很有可能变成一种身份的表达——表达自己属于某种比较有声望的群体,甚至于表达自己处于较为骄傲的地位。
3. 指示作用
许多人表示,自己使用语码转换,是因为某个词的意思在一门语言中很难表达,只好用另外一门语言。许多移民的孩子、双语儿童都会遇到这样的困难。
这样的单词非常普遍,在任何语言中都可以找到。曾经有人总结过各种语言里,20个无法被翻译的单词。比如——
意大利语里的“culaccino”,是指装有冰冷饮品的杯子在桌子上留下的水印:
日语里的“komorebi”,是指透过树叶照下来的阳光:
瑞士语的“mangata”,是指月光在水面上反射出的、像路一样的波光:
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里也常常遇到一些可以翻译,但是使用环境有着微妙区别的单词——
留学生常常说“essay”而不是“论文”,就是因为“essay”和“论文”有着微妙的语义区别。“Essay”这个词可以指一些很小的论文,甚至是高中生的论述文章。但是,中国的高中没有写小论文的习惯,提到论文,想到的一般都是大学的学期论文、毕业论文等等。
还有一个留学生常用的词是“assignment”,而不会说“作业”。因为对于作业,英文有两个词:“homework”和“assignment”,而中文只有“作业”。“作业”常常让人想起那种应试性的、用笔写的作业。“Assignment”的意思则更广,可以指各种各样布置的任务。同理还有“presentation”、“paper”等等。
4. 强调作用
有的人使用语码转换,是为了强调。这些人有时候还会把语码转换的部分用两种语言重复一遍。
比如著名印度电影《三个傻瓜》里这位大学校长的一段话——
Don’t forget के हर साल ICE मैं चार लाख applications आते हैं, ओर उन मैं से सिर्फ दो सो select होते हैं। YOU!
(Don't forget, ICE receives 4,000 applications every year, and of those, only 200 are selected: YOU!)
在这段印地语的句子里,这位大学校长进行了五次语码转换。其中ICE是大学名字,属于指示作用的转换。而application应该属于身份认同的转换,表达他们是以英语为官方、学术语言之一的大学。
而“don't forget”, “select”, 和“you” 应该都属于强调作用的转换。使用这三个词,这位校长想要告诉他们竞争很激烈、他们很特别。
*电影《三个傻瓜》中还有很多有趣的语码转换,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找找。
5. 其它
除了这四种主要语境,还有一些其它的情况会使用语码转换,比如引用其它语言的一段名人名言,或者讲一个其它语言的笑话等等,属于争议性较少的情况。
语码转换与大脑
我们可以看到,在上面的一些情况中,有的语码转换是有意识的,比如强调、对话导向等等。而有的语码转换,可能是有意识,也可能是无意识,比如表达身份认同、表达某种难以翻译的概念等等。
小编曾经介绍过大脑词库(Lexicon),以及词库的每个词里所带的信息。大脑词库里的单词,有可能和概念直接相连——
书桌—书桌的概念
也有可能和别的单词相连,而不直接和概念相连——
desk—书桌—书桌的概念
有的人刚开始学英文,还没有建立概念到英文词语的直接联系,看到书桌,可能会先想到中文的“书桌”,然后再翻译成英文的“desk”。
分开的英语词库和西班牙语词库
相反的情况也会出现——比如说,有一些中英双语环境下长大的中国孩子,在家里使用母语,在学校使用英语。那么,他们第一次接触一些学术词汇、政治词汇——比如“political right”这个单词——可能都是在学校的英文环境之下。
这时候,他们大脑里的双语词库是:概念—political right—政治权利。即这些英文的词汇是直接与概念相连的;而中文的词汇,很可能是通过翻译,与英文词汇相连的。
哪怕他们回了家,给父母用中文讲到这些概念的时候,最快的反应一定会是英文词汇,就会发生自然而然的语码转换。
这也就是说,自然的语码转换,是大脑向外传递信息的一种高效率的表现。而不符合大脑高效率传递信息的语码转换,就是不自然的语码转换。
合理使用+正确看待语码转换
最后,我们来讲讲,如何合理使用语码转换,以及如何不误解、不随意揣测他人的语码转换。
首先,回到开头的那张图——
这两句话,第一句里的“assignment”和“due”都属于在英文语境下习得的单词,它们在大脑里,很可能直接与概念相连,不需要经过中文。所以讲话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蹦出来了。
第二句话里,“明天”和“朋友”这两个中文词,肯定是在中文的环境下首先习得,然后再在英文里习得。无论英文单词直接与概念相连,还是与中文相连,这样的语码转换,都是没有必要的。所以会让人反感。
那么,午餐君觉得有三点可以注意:
1. 尽量使用符合对方接受效率的语码转换。
比如,留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用一些英文环境下常用的词语。但是与非留学生,比如家里的长辈相处的时候,就要注意他们对这个词汇的接受度,哪怕第一反应是英文,也应该及时转换为中文。
因为,使用让对方接受起来最舒服的语言说话,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能力。
午餐君认识一些外国长大的华人,见到午餐君都会说中文,哪怕遇到一些很难的词汇,他们也会尽量用中文表达。因为他们在自己会说这门语言的情况下,懂得尊重对方的母语,他们会努力使用自己的大脑,来处理那些非中文语境下习得的中文词语。
当然,午餐君也尊重另一些对方与他说中文、也会用英文回复的华人。可能他们中文能力较差,大脑处理的速度较慢。这时候,我们可以主动使用他们接受度高的语言来对话。
2. 仅在有语义区别的时候使用语码转换。
有的时候,为了精确地表达意思,可能无法避免要用到语码转换。这时候,转换一下,再带一句解释,是合情合理的。
其它语义没有区别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语码转换。
3. 尽量使用句子间或者整段话的语码转换;避免过于频繁的句内转换。
这个很好理解,就不再多说。
看了这篇文章,相信读者们一定会对语码转换更加包容。每个人的个人经历都不同,大脑中形成的词库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觉得累赘的语码转换,在另一些人看起来可能很自然。
所以,午餐君也建议,不要轻易地否定所有的语码转换,请大家尊重多元的语言环境,从语码转换里感受不同的语境、文化意义。
最后,如果真的碰到说“tomrrow我的friend要交个作业”的语言使用者,也请大家宽容。毕竟,这可能是他们无意识的行为——他们大脑里的词库可能乱了,也可能是英文学久了,大脑容量太小,所以中文词汇提取就不好用了。
参考资料:
1.Youtube: CODE-SWITCHING: Jumping Between 2 Different Languages.
2. Auer, P. (Ed.). (2013). Code-switching in conversation: Language, interaction and identity. Routledge.